形态特征:国家二级保护植物,云南乡土树种。乔木,高8-16米,芽圆柱形,长约1.3厘米,被褐色绒毛;小枝深褐色或黄褐色,散生柔毛和皮孔。叶革质,倒卵状长圆形或长圆形,先端具骤尖头,基部圆形或钝,上面无毛,下面被短柔毛;中脉在叶面凹下,网脉致密,叶柄无托叶痕,被柔毛,托叶与叶柄离生。聚合果长19-24厘米,成熟蓇葖卵圆形,两瓣全裂,裂瓣厚约2毫米,深褐色,被微白色皮孔。花期3月,果期7月。
生长习性:喜温暖、湿润的气候,生长适宜温度为15~32℃,能抗8℃以下的零上低温,亦能抗高温。喜土壤深厚、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酸性至微碱性土壤。
分布区域:云南特有树种,主要分布于于云南的南涧、景东以及屏边地区。
园林应用:树冠开展树姿优美,夏初洁白的花朵满树,秋末成串红色果实悬垂十分美丽,可作为行道树、庭阴树、公园观赏树栽植。